新化發現三千人白骨 與噍吧哖事件的關聯

新化發現三千人白骨 與噍吧哖事件的關聯

日治時期著名的噍吧哖事件即將屆滿100週年了,沉睡百年的許多謎團也開始重新獲得關注,很可惜的是,依舊有許多人毫不考究史實就任意下結論,甚至大揮「國族主義」的旗幟,開始任意影射造謠,其中不乏是肩負傳播正確資訊責任的媒體…

為了導正視聽,只好把先前在FB上發表的文章重新張貼,歡迎各位文史先進不吝指教… 🙂

話題要從2014年3月14日的聯合報新聞談起:

新化發現三千人白骨 疑噍吧哖義士
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5/8546667.shtml   (原新聞已被下架 2018.05.10更新)

(該文章目前已不存在,可參考其他網友的備份:http://city.udn.com/2997/5067511

當時看到這則新聞時,覺得有點怪怪的,首先新化第一公墓的原址在清國時代就已經是墳場,大家可以參閱繪製於日治初期的臺灣堡圖(紅色範圍處)

表示這些骨骸若不是外地移來的(事實上也不可能),就不能排除可能是清國時代或更早時期所留下的,不一定和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(或西來庵事件)有關。第二點是,噍吧哖事件發生在1915年(日大正4年),當時雖然正值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日本也參與其中,但台灣基本上與戰事關係甚小,也未淪為戰場,自然也就沒有蓋防空洞的需求,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一直到戰後中國國民黨接管,台灣才廣設防空洞,也就是說,這些遺骸是後來搬進去的,不可能是當時噍吧哖事件後就留在那裡。

再來是,新聞上的照片,遺骸已經明顯白化了,可是卻又未到風化的程度,推測這些遺骸主人可能剛往生沒多久,或近年才出土、移到此處,前者的機率太小,那麼會是誰把這麼大量的遺骸堆放至此呢?

翻閱舊資料的時候,發現2008年的兩則新聞:
1.古人託夢撿骨… 挖出明清古錢幣 (自由時報)
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nov/23/today-south2-2.htm  (原新聞已被下架 2018.05.10更新)
2.新化鎮第一公墓無主墳出土罕見明朝崇禎古幣 (這間應該是民間小報)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yes5902576/post/1326083451

摘要如下:
…姚溪海(編按:當時的新化鎮長)於上任以來,就陸續接獲各界的反應,並指新化鎮立第一公墓,因為設立的年代久遠,造成早期下葬的墳墓因為地理環境改變,導致有眾多的無主墳骨裸露在外…為憐憫這些無主墳的先人骨骸都能有一長眠的歸處,經委由高雄市忠孝佛堂同修會義工進行義務撿骨,在為期一個半月密集作業,初步已完成小部分約一百多座的無主墳撿骨…從第一公墓出土的古錢幣就可見證,為讓無主墳骨和陪葬物有一最終的歸宿,目前暫安放鎮立停屍間,待明年4月新建萬應祠完工起用,再全部收容在祠內供奉,以慰死者在天之靈…

(註:新聞內容也有錯誤,寬永通寶為日本江戶時代在日本江戶和大坂所鑄造的錢幣,亦間接證實這些遺骸比日治時期還更早。)

綜合上面的情報,個人大膽推測,會不會可能是當時整理墓園作業,一時疏忽而留下的呢?那麼遺骸的年代應該是落在清國或鄭氏王國時期,自然就與西來庵事件無關了。不管事實如何,都還需要再進一部的驗證才有辦法下定論,看到網路許多未經查證,就把這則新聞無限上綱的文章,對這些遺骸的主人而言,似乎不是那樣妥當呢!!


1915年(日大正4年)8月 西來庵事件後,余清芳等人被押解經過台南火車站站前。

發佈留言